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典型引路】18年统筹推动上海4100万平方米保障房建设,这支百人幕后团队如何做到的 2021-12-21


图像

        搬到宝山顾村大型居住社区(以下简称:“大居”)征收安置房,在市中心住了大半辈子的旧改地块居民肖阿姨有些没想到,从新家出发步行一刻钟,就有地铁、超市和三甲医院。“原来郊区生活也可以很便利。”

        2003年,上海开始在近郊规划建设46个“大居”,其中包括征收安置房、共有产权房等保障房。谈起保障房,过去人们会联想到“不好看”“不方便”。但到实地一看,就会发现许多保障房不仅和商品房没差别,而且生活也很方便。

        打破人们固有印象的,是上海市住宅建设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市住宅中心)保障房推进团队,规模不过百人。18年来,他们活跃在幕后,统筹推动4100万平方米市属保障房启动建设,让众多上海居民改善了居住条件。

 

造房子,更是“造城”

        保障房推进团队有个习惯:去一个全新“大居”项目,先不开车,坐公共交通去。

        “只有亲身体验,才知道配套如何补短板。以前地铁没现在发达,我们都是坐公交车,路上就得‘晃’半天。”市住宅中心党总支书记、副主任匡韦仁说,这个习惯从团队成立一直保留到现在。“在我年轻的时候,老领导就告诫我们,一定要带着‘假如我就住在这里’的想法去建设保障房,设身处地考虑居民的生活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不是造房子,而是造城”。

图像

大居与大居配套学校俯瞰图

 

        “大居”规模普遍在5平方公里以上,最大可达14平方公里。由于地铁线很难全覆盖,地铁和公交的“最后一公里”接驳就显得尤为重要。“大居”刚建成时居民少,公交客流不高,公交企业新辟和优化线路的积极性不足,导致“早班车不早,晚班车不晚”。随着入住居民数量增加,公交优化需求愈发突出。

        “去住在市区的孩子家过年,年夜饭刚烧好还没吃我就要回去了,得赶晚班车啊。”有一天,一位“大居”居民向团队“倒苦水”,让匡韦仁心里一酸。随后,团队主动承担协调工作,找到相关管理部门反复开会研究,对“大居”始发公交线路进行专项补贴,鼓励公交企业做好服务,效果显著。

        市住宅中心配套管理科科长、党支部副书记巢文颖每年坚持给居民发问卷,做满意度调查,把全市37个建成和在建“大居”都跑遍了。住在松江南站基地的居民们今年反映,松江26路间隔时间太长,有的小区走到公交站距离太远。带着问题,巢文颖团队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牵头开展党建联建“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多次踏勘现场,和居民代表面对面座谈,确定并实施了优化调整松江26路方案,使松江大居增加了高峰公交运能。据了解,其他大居的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在近阶段也将陆续开展实施。

图像

大居俯瞰图

 

        目前,37个“大居”已建成37个公交首末站并投入运营,新辟公交始发线路百余条,优化线路也超过百条。公交只是“大居”配套的一个缩影,结合居民生活需求,团队协调统筹落地学校216所、卫生中心24家,新增养老床位7000张,新增社区商业逾100万平方米,竣工市政道路超过400公里,新增公共绿地和防护绿地约815公顷。

        “保障房建设没有终点,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过程。”巢文颖说。

 

全力确保如期交房

        在虹口北外滩街道、杨浦大桥街道的旧改安置房名单里,“松江南部站基地”频繁出现,居民选中即可“交钥匙”,无须排队等待。这处“大居”首批房源有1.9万套,周边配套齐全。但在一年前,松江南站基地如期交房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工程。

        住房是民生大事。申请保障房的家庭对房子抱有很大期待,盼着及时入住。但保障房建设难度高于商品房,因为地块上有农田和工厂,建设条件更加复杂。

        全市最大的“大居”松江南站基地体量大、建设难度高,地下有综合管廊,地上有民宅厂房,加上新冠疫情冲击,耽误工期近3个月,建设单位起初对2020年年内交付没有信心。市住宅中心保障房推进团队了解情况以后主动承担了统筹任务,和近10家单位反复沟通,把地块里的工程逐一分析、倒排节点。同时帮助建设单位打通“绿色通道”,通过主动服务、提前介入、容缺审批、压缩流程、创新流程等方式,缩短审批环节流程,加快建设进度。到去年12月31日,松江南站基地终于实现房源交付,水、电、燃气、有线全部开通,卫生、商业、公交等配套投入使用。

 

图像

 

 

        “国外有的城市来参观,看到上海建的‘大居’觉得不可思议:在这么大的社区里,环境和配套竟然也跟上了。其实背后是许许多多建设者的努力。”一位团队成员坦言。

        只要肯干肯想,难点反而能成为亮点。团队成员告诉记者,在建设某个“大居”项目公共绿地时,团队曾遭遇瓶颈,几乎推不下去。原来,场地上有大量土方,扬尘严重,杂草丛生,环境恶劣;清理土方周期长、费用高,还存在扬尘和大量清运车辆进出扰民问题。团队和建设、设计单位反复讨论,商量解决方案。有人提出:为什么不原土利用、变废为宝?最终,这些土方被就地“消化”,高铲低填,形成特色的高低起伏地形,结合区域内的步道设计,提供了独特的休闲散步体验。

 

向商品房标准看齐

        今年10月,位居马桥“大居”的共有产权房小区富文苑交房。这11栋高层住宅外观简约,平均楼间距35米,视野开阔,小型绿地和7个健身活动区散落在小区各处,更像是商品房小区。

        “保障房标准如今已经和商品房看齐了。”市住宅中心住宅管理科负责人说。18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障房建设标准也在与时俱进。如今,保障房普遍应用了新兴的工业化建造方式——装配式技术,降低施工噪音、扬尘的同时,加快交付的速度和质量。

        在匡韦仁看来,作为统筹协调单位,团队成员必须有创新意识,引导保障房项目的一线建设者们创造更美观和舒适的社区。这几年,市住宅中心保障房推进团队除了去一线奔走协调,还参与制定各项标准,从源头上提高住宅品质。

        不少内容与想法是首次提出的新理念。2019年,上海保障性住房设计标准修订版发布,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提升完善,并强调结合装配式建筑特点,在住宅全生命周期内增加居民使用功能变化的适应性。如今,团队还聘请了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保障房单体建筑、小区规划和景观设计进行调研,对住宅品质做细化研究,提高小区入口、景观、门厅、外立面、管线排布等风貌与品质。

        今年初,上海提出“五个新城”建设,保障房推进团队又忙起来了。“我们在加快完善这些片区的大居市政公建配套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满足大家多层次、多样化服务需求。”匡韦仁说。

 

        稿件来源: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