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读取工具条配置

【战“疫”】汇智成光 尽锐出战——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专家抗疫侧记 2022-05-29


临危受命向“疫”行,

科技委委员全力承担各类抗疫应急项目的设计与指导工作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应急改造设计作为上海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可容纳近5万床位。在这场抗疫攻坚战中,城乡规划与发展研究专委会主任顾伟华任总指挥长、建筑设计与城市更新专委会主任沈立东任常务副总指挥长,与房地产市场与房屋管理专委会副主任龙革、市政基础设施与城市运行维护专委会副主任过震文等驻场指导;建筑设计与城市更新专委会委员陈国亮作为设计总负责人,和现场工作人员一起并肩战斗,协调解决各类难题,关心关怀现场同志,给了设计团队莫大的鼓励与支撑。4月9日上午,国家会展中心隔离救治场所3号馆共3400张床位迎来首批入住患者,标志着当时上海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正式开始启用。

图像

房地产市场与房屋管理专委会副主任龙革牵头组建华建集团闵行体育馆应急改造项目设计团队,建筑设计与城市更新专委会委员陈国亮担任设计总负责人。科技委委员带领专业技术小组历经72小时日夜奋战,将闵行体育馆改造成了一个能够容纳800位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且具有污水处理和空气净化功能的集中隔离管理场所。启用当天晚间,这个总建筑面积9861平方米的集中隔离点就入住新冠肺炎轻度患者并启动治疗。

图像

建筑设计与城市更新专委会委员陈国亮负责的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集中隔离收治点占地面积近76万平方米,涉及16个固定场馆和4个临时场馆,设置床位近1万5千张。项目从动工到实现病人收治,仅用不到7天时间。

图像

同心守“沪”,

科技委委员奋战在抗疫应急项目建设运营的第一线

嘉定上赛车场方舱医院是上海首个“帐篷式”方舱,需要在30万平米的空地上,建造一所能容纳近14000个床位的全功能性方舱医院。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周文波带队奔赴一线、靠前指挥、现场督战,建立起综合协调、施工管理、技术管理、水电设施、后勤保障、防疫消杀等工作矩阵,为方舱医院胜利建成运营凝聚强大合力。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周隽作为本次方舱医院建设团队负责人之一,克服方舱项目“边设计、边施工”的特殊性与紧迫性,顺利实现通水、通电、照明、通风等全方位功能需求,确保方舱建设交付后符合院方医疗运行标准。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裴烈烽组织方舱运营团队在建设阶段就先行介入:喷涂编号标识、安装点位示意图、张贴引导标识,亲自体验方舱入住过程,查漏补缺,做透每一个环节,做实每一处细节,堵住每一个漏洞。

图像

绿色建筑与建筑产业现代化专委会副主任蔡国强从3月20日作为总指挥入驻闵行方舱医院建设项目,到担任常务副总指挥后第一周用184小时完成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1.0版,最终交付超过15000张床位,之后又陆续参与了金山方舱医院,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2.0和崇明临时隔离用房项目的靠前指挥,每天十几小时的连续工作、上百条通话记录、2-3万的步数,已是家常便饭。绿色建筑与建筑产业现代化专委会委员王美华是为数不多的、参与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建设的女性管理人员。她说:“现场24小时不停工,工人两班倒,交班后就地铺板可以睡觉。但是我们应急指挥部的管理人员没有办法排班,所有人都是随时待命,时刻准备解决现场各类问题,所以只好找间隙蜷缩在车里休息一下。3月底的上海气温不高,没有被子盖,我们就裹着衣服,事实上每天可以睡觉的时间不会超过2个小时。”

图像

地下空间与地下工程专委会副主任蔡蔚作为本次国家会展中心3号馆至6号馆方舱建设指挥部的总指挥,立刻投入到建设管理、运营准备等相关工作中去,与大家一同通宵作战,不知疲惫。施工与质量安全专委会委员林强深入现场、靠前指挥,始终与指挥部队员们奋斗在一起,不分昼夜,连续作战,坚决带领指挥部成员们在72小时内完成了原计划耗时5天的建设改造项目,交付近22000张床位。

图像

施工与质量安全专委会副主任季倩倩每周定期三次召开建设项目疫情防控视频会议,确保工地无重大聚集性疫情产生。实施分类指导,采用“一项目一方案”,有序推动重大建设项目复工复产,实现了北横通道等重大项目的连续施工,有效控制了大型盾构施工风险。面对建设工地74个主体标段和运营高速公路上百个服务站点,总计近万名员工的集中封控管理,市政基础设施与城市运行维护专委会黄国斌督促管理各方制定集中管理点疫情防控工作措施,不断完善应急预案。5月以来,黄国斌将复工复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目前北横通道工程7标、8标已如期实现复工目标,62个主体标段完成双备案。标准规范与政策法规专委会委员黄少文为能保障重大工程项目如期完成,全面加强统筹谋划,集中协调资源力量,强化科学研判分析,为下属单位积极联络相关部门协调会商,以维持工程项目进度。

图像

标准先行,

科技委委员为抗疫应急项目设计技术标准提供专家智慧

为了进一步统一项目建设标准,严守技术和安全底线,促进对本市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指导,科技委委员、专家们积极参与各类技术标准的编制和培训工作,仅用一周时间,完成编写并发布了《华建集团抗疫应急医疗建筑设计技术导则》,全文共3.06万字,为上海的抗疫应急项目提供技术支撑。

导则由科技委资深委员沈迪挂帅并动员,绿色建筑与建筑产业现代化专委会副主任王平山组织,建筑设计与城市更新专委会委员陈国亮、陈众励、何焰参与编写,建筑设计与城市更新专委会委员高文艳参与审查。导则包括“公共服务租赁性配套用房应急项目设计技术导则”“租赁房项目用于临时观察场所适应性改造设计技术导则”“上海市应急医学隔离观察临时设施项目——箱式钢结构临时用房设计技术导则”三篇修编内容和“临时集中隔离收治点设施设计技术导则(试行)”一篇新编内容。仅专家组评审工作就召开会议12次,其中建筑专业修改定稿会从晚上7点开始直至第二天凌晨3点结束。

图像

4月初,科技委建筑设计与城市更新专业委员会、城乡规划与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依托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了《华建集团抗疫应急医疗建筑设计技术导则》的发布和培训会议。建筑设计与城市更新专委会主任沈立东、水资源与水环境专委会副主任夏冰、科技委副秘书长王卫东以及科技委资深委员沈迪出席会议,标准规范与政策法规专委会副主任陈雷也应邀出席。会议采用在线直播的方式进行,由王平山副主任主持,共计3000多人参加了会议。

图像

在本次严峻的疫情“倒春寒”中,科技委委员、专家们扛起特殊责任、拿出特殊担当,与病毒赛跑、同时间较量,以知重负重的担当、越战越勇的劲头,为坚持“动态清零”,打赢大上海保卫战做出贡献。

稿件来源:“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科技委”微信公众号